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感恩奋进新时代。我院2023级全体同学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奔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5月10日,师生们怀揣着崇敬之情抵达镇远古镇,参观了周达文故居与和平村旧址。周达文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著名革命活动家,其故居内陈列的珍贵文物、照片和文献,展现了他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在展厅,师生们或驻足凝视,或轻声交流,认真聆听着讲解员那饱含深情地讲解,眼神中透露出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敬仰与追思。随后,师生们来到“和平村”旧址,在党的领导下,这里发生了许多以人道主义感化战俘的感人故事。在旧址内,师生们通过战俘日记、信件、照片等丰富的史料,深入了解那段特殊历史。这些史料真实地反映了战俘们在“和平村”受到的公正待遇和思想转变过程,展现了党在特殊时期展现出的伟大智慧和高尚品德。同学们纷纷感慨,这次参观让他们对和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和平的珍贵,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次日,师生前往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是红军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危急关头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勇气和智慧,更彰显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通过实地参观,大家对黎平会议在党史军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让师生们从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汲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不少学生表示,黎平会议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科学决策和团结协作精神,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此次红色研学活动既是一堂沉浸式的“大思政课”,将思政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了革命旧址、纪念馆等历史现场,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又是一次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教育,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决策的艰难与伟大。学院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强大感召力。邢院长表示,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书写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撰稿:卢正东、田余;拍摄:余志涛;一审:王芹;二审:罗大蒙、王纪鹏;三审:邢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