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沉浸式感悟历史,触摸红色记忆,增强文化自信,2025年5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组织学生来到巍巍娄山关,开展“赓续红色基因•重走长征路”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学校各专业近50名学生代表在纲要教研室杨艳、王纪鹏、周小艺、解璇等教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社会实践。
师生们先乘车来到娄山关制高点西风台,在浓浓大雾中一面了解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一面感悟群山的巍峨和革命斗争的艰辛;接着大家来到毛泽东词碑前,师生们齐声朗诵毛主席在红军攻克娄山关后挥笔写下的名篇《忆秦娥·娄山关》,遥想当年娄山关战斗的紧张激烈场景,感悟到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悲壮与辽阔,也获得了“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随后,师生们参观了娄山关摩崖石刻,来到红军战斗纪念碑,细雨中的纪念碑更显庄严肃穆,全体师生在纪念碑前敬献花篮、集体默哀,表达对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无数先烈的深切缅怀;经过小尖山战斗遗址、长空桥、纪念林、百丈梯,大家进入娄山关战斗遗址陈列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对红军长征及娄山关战斗的整体经过有了更深入详细的了解,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现场教学体验;随后来到毛泽东诗词馆内,同学们品读经典、追忆往昔、感慨万千。
下午的实践内容,同学们都充满激情,精神饱满。在教官的带领和指导下,大家学习了打草鞋,再次直观地感受到革命战争时期的艰难和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随后的“战鼓齐鸣”“红色救护队”需要考验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最后,同学们高效、圆满完成了各项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遵医学子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
此次重走长征路的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怀,尤其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无畏生死、不怕牺牲、顾全大局的拼搏精神和责任意识值得新时代的新青年学习和传承。同学们纷纷表示,当前生逢盛世,重任在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积极弘扬和践行伟大的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撰稿:周小艺;拍摄:解璇,一审:杨艳;二审:沈洋;三审:邢瑞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