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晚7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人文楼313教室成功举办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凡教授担任主讲,此次报告的主题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强国的实践逻辑”,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与本科生共同参加,报告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邢瑞娟主持,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邢瑞娟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陈凡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陈教授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成果。她指出,陈凡教授长期深耕于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等方面成果丰硕,作为哲学一流建设学科首席专家,是国内该领域的权威学者。她强调,此次讲座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希望全体师生珍惜学习机会,认真聆听思考,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实践动力。

在主题分享环节,陈凡教授从四个维度展开深入阐述:第一,系统梳理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演进,指出从“向科学进军”到“科技自立自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了“科技为人民服务”等核心要义;第二,深入分析了前沿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命题,强调“科技伦理治理”等新理念是理论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第三,结合“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典型案例,阐释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过程;第四,提出了推进科技强国的具体路径,包括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内容,为在座师生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

讲座最后,邢瑞娟对陈凡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她总结指出,本次讲座不仅系统解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要义,更明确了科技强国的具体路径,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让大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刻的认识。她要求大家要把报告所学内化为学术研究的动力和指南,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将科技观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和学习思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学习与研究,努力在学术探索和实践创新中取得新进展。(一审:毛伽,二审:郑宏颖,三审:邢瑞娟,撰稿:赵汝泽;摄影:任正洁)
